聯系人:苗永良
手機:13803730135
電話:0373-2687788
傳真:0373-2687799
郵箱:xinxiangguanqun@163.com
地址:新鄉市牧野區東馬坊村工業園區
網址:http://www.emahem.tw
價格下探12萬元/噸 碳酸鋰企業靠啥成為“人生贏家”?
受下游需求放緩影響,碳酸鋰生產企業開始放低姿態主動尋找更多下游客戶降價供貨。
國補遲遲未下發和新能源汽車政策調整的不確定性影響之下,碳酸鋰價格在下游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速放緩、國內外碳酸鋰產能供應逐步釋放的雙重打壓之下出現持續下滑。
高工鋰電網從碳酸鋰生產企業和正極材料企業多方獲悉,目前電池級碳酸鋰市場普遍成交價在13—13.5萬元/噸,大型客戶的成交價為12.4萬元/噸,較今年4月份最高價位17萬元/噸跌幅超過24%,但與國外碳酸鋰價格相比依然保持價格高位。
業內人士指出,碳酸鋰降價回歸理性是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發展的必然趨勢,下半年出現價格上漲的可能性不大,且仍有降價空間。與此同時,碳酸鋰降價將對鋰電行業的發展產生利好,但正極材料企業未來一段時間依然會面臨著較大的資金壓力。
碳酸鋰價格最低跌至12萬
下游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速放緩導致動力電池企業上半年產能利用率普遍不高,碳酸鋰價格開始出現逐步下滑。正極材料企業能夠切身感受到,此前嚴重供不應求的碳酸鋰供需矛盾開始逐步化解。
“現在碳酸鋰生產企業和經銷商已經開始主動接觸正極材料企業降價供貨,越大的客戶價格越便宜?!币晃徽龢O材料企業高層對高工鋰電網表示,目前公司的碳酸鋰采購價為12.4萬元/噸,一些大客戶的采購價甚至低至12萬元/噸左右,并且在下半年仍會繼續下降。
受此影響,大部分正極材料企業目前在碳酸鋰采購方面比較謹慎,基本上都是按需采購不做庫存。
正極材料按兵不動,買漲不買跌的采購心態也被碳酸鋰生產企業敏銳的感知到了。為了避免因積壓太多庫存而在持續降價中承受損失,碳酸鋰生產企業和經銷商也采取了主動出擊的銷售策略。
“我們的碳酸鋰報價是13萬元/噸,采購量比較大的客戶成交價會更低一點?!币晃惶妓徜嚿a企業的銷售負責人指出,雖然近期公司碳酸鋰銷量有所增多但普遍成交量不大,下游客戶都是按需采購,采購方式比較靈活。
與去年下半年碳酸鋰嚴重供不應求的情況相比,正極材料企業可以不做庫存,在供應商選擇方面逐漸增多。而國補仍未下發和新能源補貼政策仍未落地也給正極材料在碳酸鋰采購方面提供了參考依據。
高工產業鋰電研究所(GGII)總監高小兵指出,受政策波動影響,目前下游市場需求仍未見太大增長,如何未來幾個月依然延續這種疲軟的態勢,預計碳酸鋰價格仍會繼續下降。
現款采購甩掉賬期難題
事實上回款困難、賬期延長已經成為鋰電行業的普遍現象,但碳酸鋰生產企業卻不在回款困難的隊列之中。
高工鋰電網了解到,雖然碳酸鋰的供需關系已經發生了改變,但碳酸鋰生產企業與下游客戶依然采取款到發貨的銷售模式,雙方之間幾乎不存在賬期。
據了解,自2015下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市場爆發式增長直接導致了上游碳酸鋰供不應求。供需失衡在助推碳酸鋰進入價格暴漲的快車道時,碳酸鋰生產企業就要求下游客戶現款采購碳酸鋰。
“目前碳酸鋰采購依然要求現款支付,除大客戶有短暫的賬期之外其余的都沒有賬期?!碧旖蛩固靥m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積剛指出,雖然碳酸鋰已經降價,但正極材料企業依然面臨著巨大的資金壓力。
“我們現在接受下游客戶以銀行承兌和現款支付的采購方式,基本沒有賬期?!彼拇▏礓嚥牧嫌邢薰句N售部部長楊林對高工鋰電網表示,目前碳酸鋰生產企業基本上都采用上述兩種銷售模式,采購量比較大的客戶有一定的賬期但也不長。
業內人士指出,碳酸鋰生產企業不受賬期拖累得益于其要求下游客戶現款采購,掌握鋰礦資源則為其在供貨采購方面保持強勢提供了基礎和實力。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正極材料企業,其一方面回款非常困難,另一方面還要現款采購原材料,承擔著巨大的資金壓力,從而自嘲淪為鋰電行業的“打工者”。
這樣的對比在上半年的業績報告中就能直觀的反映出來,湖南杉杉(835930)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1.18 億元,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1.03億元,存在應收賬款8.64億元;ST金瑞(600390)實現營業收入8.15億元,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7481萬元,存在應收賬款5.29億元;當升科技(300073)實現營業收入5.53億元,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3652.60萬元,存在應收賬款4.35億元等。
而天齊鋰業(002466)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17.06億元,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7.47億元,存在應收賬款1.03億元;贛鋒鋰業(002460)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13.43億元,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2.78億元,存在應收賬款3.86億元;容匯鋰業(837358)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2.68億元,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6330.72萬元,存在應收賬款4798.27萬元。
通過對比正極材料企業和碳酸鋰生產企業的2016半年度報可以發現,正極材料企業和碳酸鋰生產企業都實現了收入和凈利潤的大幅增長,但兩者的應收賬期數額卻相距甚遠。與正極材料企業的應收賬款在收入中的占比超過一半相比,碳酸鋰生產企業的應收賬款幾乎不值一提。
盡管碳酸鋰價格開始出現下滑,但從上半年的業績和回款情況來看,碳酸鋰企業已經成為當之無愧的人生贏家。從長遠來看,鋰電產業鏈的穩定良性發展,需要的不僅僅是某一個環節的一枝獨秀,而是產業鏈的每個環節都能在利潤和賬期上都保持良性運轉,從這個意義上講,鋰電池產業的成熟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